原油和液體石油產品的密度測定法
密度測定法的原理
密度測定法的基礎是阿基米德原理,當被密度計排開的油品的重量等于密度計本身的重量時,密度計將穩定的懸浮在油品中,根據密度計浸在油品中的深度變化即體積變化,就可以從密度計上的刻度處讀出油品的密度。實驗時,使試樣處于規定溫度,將其倒入溫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計量筒中,將合適的密度計放入已經調好溫度的試樣中,讓它靜止。當溫度達到平衡后,讀取密度計刻度讀數和試樣溫度。用石油計量表將觀察到的密度計讀數換算成20度是標準密度。
密度測定法的項目意義
在石油化工領域的科研、生產過程中,密度在指導生產、優化工藝條件,甚至煉油和化工裝置的設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。此外,油品的密度與其化學組成和其他物性有密切的內在聯系,可由其關聯出很多物性和重要的性質參數。
油品密度的大小與油品所處的溫度密切相關,為了計量方便,不同國家對密度的測量溫度都有規定,例如,美國一般講15°C貨15.6°C作為標準密度。我國將20°C作為標準密度,我們經常說的油品的密度指的是20°C時的密度。與密度有關的術語有相對密度、API度等。國外的相對密度是以15.6°C的水的密度作為比較基礎的,我國的相對密度是與4°C的水的密度比較來的,數值上與密度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