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PM2.5和霧霾天氣事件的持續發酵,節能減排話題又重新占據了公眾的視野,市民關注度與日俱增。2013年年初,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開始執行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(簡稱京V),大大加快了節能減排的進程,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,除了汽油、柴油,車用潤滑油的選擇也會對尾氣排放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。
潤滑油行業內的多家企業都據此推出了新的產品,以適應消費市場需求的變化,并試圖通過消費者滿意度的提高實現口碑傳播帶來更大的市場份額、市場份額的提升又促進口碑效應進一步放大。其背后折射出企業順應市場發展潮流、注重消費者滿意度提升等服務意識的不斷升級。
全面節能減排也需潤滑參與:
受區域大范圍大霧天氣影響,2013年年初,北京、河北、山東等地連續出現的空氣重污染,讓人們對環保有了更直觀的感知,也對細顆粒物(PM2.5)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北京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,目前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20萬輛,而機動車排放形成的污染物是PM2.5的重要來源,約占22.2%,由此可見,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勢在必行。
眾所周知,燃油質量是影響機動車排放污染的關鍵因素之一。中石化和中石油兩集團也早在2012年5月發布了第五階段油品新的燃油標準和產品。節能無小事,減排需全面。相對燃油的關注程度而言,車用潤滑油對機動車排放的影響并未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重視。
業內人士表示,一般機動車排放如果不達標,可通過加裝汽車尾氣催化轉化器的形式解決,而潤滑油中含有的硫、磷,一方面能保證機油的抗磨減摩性能,保護發動機,一方面卻會和轉化器中的催化劑產生中毒反應。如何改進工藝、尋找平衡就是潤滑油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。
同時,隨著汽車發動機構造的不斷精密化和技術含量不斷提升,低粘度的潤滑油完全能夠滿足發動機的運行需要,較小的粘性阻力也會相應減少燃料的消耗,從而進一步提升機動車的環保水平。
這一切的前提,都需要潤滑油企業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背書,不斷推陳出新,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。長城潤滑油科技開發部負責人張春輝表示,“潤滑油品質提升的關鍵在于添加劑的應用。長城潤滑油擁有4家產品研發和應用研究中心,發揮航天潤滑科技的優勢,實現了多項添加劑技術的國產化,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。比如,我們早就推出了金吉星SM5W-40合成型汽油機油,完全滿足國V標準。我們有信心和消費者一起,為推動社會節能減排做出更大的貢獻?!?/p>